在洁净室高能耗的账单上,新风处理始终是 “大头”。为平衡工艺排风,洁净室需持续引入大量室外新风,而将新风处理至室内所需温湿度,往往要消耗巨额能源。此时,热回收装置在设计阶段的巧妙融入,便成了斩断能源浪费的关键一刀。
设计时选择热回收装置,首先要精准匹配排风特性。板式热交换器适合中低湿度环境,能高效回收显热;转轮热交换器则在高湿场景中更胜一筹,可同时回收显热与潜热,热回收率高达 70% 以上。例如在医药洁净室,排风含湿量较高,选用转轮热交换器,能将排风中的水汽与热量一并 “截留”,用于预热预冷新风,大幅降低空调机组的热湿处理负荷。
管路布局的协同设计同样重要。热回收装置需紧邻排风与新风管道,缩短输送路径以减少热量损耗。同时,需预留检修空间,避免因维护不便导致设备效率衰减。在电子洁净室,常将转轮热交换器嵌入空调箱前端,新风先经热回收预处理,再进入表冷段精处理,使空调机组的制冷量需求降低 30% 以上。
此外,热回收系统还需与工艺排风量动态联动。通过设计变频控制模块,当工艺排风因生产节奏变化时,热回收装置能自动调节转速或切换运行模式,避免 “大马拉小车” 的能源浪费。某半导体洁净室通过这种智能联动设计,仅热回收一项,年节电就超 12 万度。
在洁净室设计的蓝图上,热回收装置绝非可有可无的附加项,而是从源头把控能耗的核心组件。它让排风从 “能源垃圾” 变为 “节能宝藏”,在满足严苛洁净要求的同时,为可持续运营注入持久动力。